Price | RM58.00 |
Product SKU | 9786269540884 |
Brand | 格子外面 |
Reward Points | 58 |
Points Needed | 5800 |
Availability | 2 |
Shipping Fee |
Malaysia
Starting from RM6.00
|
Quantity |
|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教你把格局做大的指南,无论是你的事业或人生。
成功的背后不再有破碎、被忽略或牺牲的人际关系。
从今天起,把人摆第一位,一切从自己人开始。
家人、朋友、同事、客户、团队、邻居...... 每天和你互动的,就是你的自己人。
要活出有意义又有目标的人生,关键在于重视自己人——留意观察并服务他们。 不再把人当作达成目标的手段,就不会在追求成果的过程中牺牲与人的关系。
将焦点从事转向人,这个日常决定能改变一切。
以人为先,工作的方式就改变;我们知道工作是为了谁而做。
以人为先,领导的方式就改变;我们与团队里的人彼此连结。
以人为先,相处的方式就改变;我们看见周遭的人的需要。
当你决定每一天以人为先,不但能拯救岌岌可危的婚姻家庭、恢复破裂的友谊,更能停止在职场上树敌、促进事业成长、开启机会之门、重新爱上你正在做的事!
【从心推荐】
朱家祥|花莲县卫生局局长
林立诚|高雄福气教会牧师
洪英正|淡江大学企业管理系副教授、Good TV家庭关怀中心主任
卢克文|前宏达电集团副总经理暨子公司总经理、阳光基金会董事
目录
推荐序
专文推荐
1. 令人震惊的发现和下定决心
2. 一个简单的日常决定的力量
I 人:看见已经在我们生命中的人
工作:从自己人开始的最佳地点
3. 客户:你想要的一切都从服务你的理想客户开始
4. 团队:你已找到你的梦幻团队
5. 上司:你的头号客户
家庭:常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人物
6. 配偶:从「梦想克星」到「超能力」
7. 子女:从负债到资产
人生:在拥有和想要之间找到平衡
8. 朋友:你的秘密优势
9. 难搞的人:如何把对手变队友
10. 未来的你:如何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II 目标与意义:发掘你以人为先的使命
11. 现身并服务
12. 制作你的目标宣言
13.如何发展强大的人际网络
III 盈利:靠你所爱的工作维生
14. 修正你的金钱观
15. 加薪五法
练习:帮助你以人为先的快速练习
明天早上
额外补充资源
帮个小忙
致谢
资源
内容连载
推荐序 齿轮的奥秘
两颗圆球碰撞在一起,会彼此分离,无法连结; 一个小孩跳进球池里,球会四散,无法承接孩子的重量。 但当两个齿轮相交,彼此啮合,一个转动就会带动另一个; 当一群齿轮互相连结在一起,一个小小的转动可以拉起万吨巨石。
就任花莲县卫生局长三年半,期间参与多次扶轮社的公益捐赠活动,而花莲县卫生局也常常是受赠单位,去年更是得到扶轮社利用国际奖助金约1200万台币,打造一部子宫颈抹片和乳房摄影二合一巡回医疗车,来改善偏乡子宫颈癌和乳癌筛检的困境。 这么大一笔的捐赠,我经常思考是如何完成的,当我定睛在扶轮社的徽章时,有很深的领悟。
扶轮社的徽章不是平滑的圆,而是凹凸有致的齿轮。 每一个扶轮社友就是一个小齿轮,每一个扶轮社就是一群小齿轮聚集的齿轮组,全国扶轮社是齿轮组的聚合体,全世界扶轮社是转动世界的巨无霸齿轮。 所以扶轮社的公益行动为何能如此广大和延续,因为一个小齿轮带动全世界的齿轮。
上帝对待每一个人是非常公平的,两只手、两只脚、一天24小时,都是一样的。 你没有多一只手让你做事较快,也没有多一只脚让你走得比较远,更没有多一秒钟让你有更多的工作时间。 所以即便是大有能力的超人也是有限制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猛虎难敌猴群」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成功的人生绝对不是一个人孤立的人生,而是一群人的人生连结。 所以如何让自己不成为圆满的圆,而是凹凹凸凸的齿轮,是成功人生的关键。
人的本性是追求圆满和卓越,凸显自己的成就,但是如果没有凹,凸又有何价值? 但有谁愿意当凹? 当形成凸的时候,也同样造就凹,正如我们汲汲营营追求成功的时候,也常常种下失败的种子。 因此,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更没有持续的失败。 重点是何谓“成功”? 我认为,把某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努力做、认真做、确实做,完成后,不管成绩如何,就算是一次的成功。 成功不是指结果一定要如何,而是过程是否能让你成长。 任何一个过程能让你学习、成长、有收获,就是成功。 没有成长的成功是失败,有丰盛收获的失败是成功,所以成功是过程,不是结果。 认知到此,凹凸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凹凸的过程,成为可以与人连结的生命,而且深信上帝在你生命中所创造的任何处境都是于你有益的,要让你迈向美好人生。
《从自己人开始:达成目标又有好人缘的双赢思维》就是一本教导如何舍弃圆满,成为凹凸双赢人生的战略方式,让你能有效地连结周遭与你相遇的人,其核心技巧就是「舍己」。 「舍得」、「舍得」,虽舍却得,看似失去,却是拥有。 如果你只想凸显自己,只会形成两个凸的争斗,然而当你以谋取与你连结的人最大利益为优先,先打造自己成为凹,后连结他人的凸,你的转动才能带动周遭与你相遇的人,最后能建构共同的利益,你的舍却成为得。 因此,舍己的奥秘是成就更大的自己,只是你愿意舍到底吗? 耶稣是最好的典范,当祂舍弃自己的生命在十字架上时,有谁能预知祂今天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的浩瀚,成就救赎世人的大业。
阅读这本书,可以改变你对人的看法,和对输赢的追求方式。 创造双赢,只有在人际关系上先舍己,关注周遭人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你就可以成为转动他们的第一个齿轮,也必带动周遭一切的转变,而成就影响世界的人生。 诚挚地推荐这本书成为你一生的帮助。
――朱家祥医师,花莲县卫生局局长
内容连载
第八章 朋友:你的秘密优势
某个平常周五早上的咖啡店,咖啡机传出熟悉的嗡嗡声,刚煮好的咖啡香气四溢,顾客排队买了各自喜爱的饮品就匆匆离开,赶赴周末来临前最后一个上班日。 我正悠哉从容地和五名挚友坐在我们的老位子谈天说笑,分享人生。 这时,我注意到有一名上班族朝我们这边看。
我礼貌性地对他点了点头,然后靠回椅背重回我这桌的谈话。 几分钟后,我一抬头正看到他站在面前,手里拿着一杯咖啡。
「不好意思,想请问一下,你们是在开什么会吗?」
第一个开口的是西恩:「喔,我们只是一个互助小组。 」
「这样啊,等等,你说什么?」那名上班族回答:「所以不是商务会议?」
我回答:「不是,我们这群人只是想帮助彼此提升而已。 我们每个星期五碰面,聊聊我们的挣扎,分享正在做的事,这是我每个礼拜最喜爱的时光。 」
在那一刻我忽然领悟到,原来我们拥有一件稀罕珍贵的东西。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样的对话发生过无数次,我们每周的互助小组,也是专属我们的同侪智囊团(mastermind group),常令赶着上班的人好奇,认为这群人很特别。 每个星期五早上六点开始的聚会,可说是我事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这群人是我的支持系统,伴我走过事业和人生的许多挑战。
我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我们都很清楚,每星期这段时光的链接、鼓励和挑战,是我们的秘密优势。 不知怎的,话传开了,不断有人想参加,第二年起码有十几位来询问可不可以加入。 当我们客气地婉拒时,就被问到相同的问题:「请问你们怎么开始的?你们都谈些什么?我怎么开始我自己的智囊团?」
所以在这一章我要来说明为什么智囊团可以为你的成功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会让你知道如何找到应纳入你智囊团的人,以及如何一步步开始这聚会。
同侪智囊团是什么?
同侪智囊团就是一群致力于彼此成功的人。 他们会定期会面分享自己的挣扎、庆贺胜利,并设定具体目标。 每一名成员都对他人的生命有所贡献,带来的净效应(net effect)就是帮助彼此的生命与事业成长。 吉姆罗恩(Jim Rohn)说得好:「你花最多时间相处的五个人,平均起来就等于你。 」(注解14)而这个智囊团就给你机会选择这些会影响你的人。
同侪智囊团的好处
鼓励
当我感到灰心失望时,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向我的智囊团中的某一位求援,我知道一定会收到我所需的鼓励、回馈和挑战,然后我可以继续前进。 既然最常跟你在一起的五个人平均起来就等于你,那么当然要找无论你处于挣扎或胜利都支持你、为你打气、鼓励你前进的人。 在我脸书的一个私人社团里,莎莉·霍普(Sally Hope)这麽解释:「我喜欢我的智囊团所给的支持和社群感,还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提供的各种想法。 」凯翠.哈娜(Katrin Hahner)补充说:「在我的智囊团里,女性的善良与睿智总是能促使我离开舒适圈,走出害怕和自怜,挥别谨小慎微。 我的智囊团总是帮助我追求卓越,拿出更大的勇气,把眼光放远。 」
回馈
智囊团可作为你专属的董事会。 当你思考重大决定时,好比争取升职、展开一个新的方案,或着手处理各种问题,想象如果你有一个团队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定,那会如何?而且是由高绩效的人所组成的团队,他们给你的回馈都很宝贵。 我的作家好友露丝.苏库普(Ruth Soukup)解释道:「我们需要肯对我们说真话、说不的人,他们够爱我们以致当我们走入歧途时,会呼唤我们回头,而且他们对我们够关心因此能够直视我们的错误。 」(注释15)
分享胜利
我们的社会已经把公开分享成功变成一种文化禁忌,夸赞被视为坏事,但在同侪智囊团里却不然!这是一个可以说「你们看,我做到了,厉害吧?」而不必顾忌的地方,这是我很喜欢智囊团的原因之一。 我看待目标的方式改变了,有了智囊团,我把目标订得更高,因为知道有一群可信任的朋友会为我加油打气,达到目标时也会和我一同庆祝。 这些年下来,我已经能够跟这群朋友一起夸耀了,每个人都有在阳光下庆祝的时刻,没有人嫉妒或眼红,只有欣然迎向所能达成的。 当你身边有一群只为你打气、不因你感到威胁的朋友,成功的果实就更甘甜了。
安全之地
我们都需要一个能说出内心挣扎的安全之地,可以真实呈现而不必隐瞒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有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或是工作上妥协让步的决定、对财务状况的恐惧、道德上的缺失或个人行为的不检点,如果有几位可信任的弟兄或姐妹可以求助或坦诚以告,该是多么有意义。
新观念
我的智囊团曾在以下方面挑战我升级:在规定的天数内彻底遵守一套饮食计划,好比30天全食疗法(Whole30)或低醣饮食法(Slow-Carb Diet);在规定的天数内坚持完成体能训练,好比伏地挺身挑战。 他们也曾介绍我认识新的教师、书籍和观念,改变了我的想法并为我打开新的机会。
如何开始一个同侪智囊团?
拟梦想名单列出你想邀请的人
开始智囊团的第一步,就是把你很想邀请的人都写出来,邀请对的人是成功的关键。
我最爱的智囊团甚至不是以我的事业为焦点所开出的名单,我反而找了四个跟我的职业不同的男士,所以比较像是同侪关系。 这是取得在我行业以外的观点的一个方式。
过去作为班级导师和担任学校管理职位所熟悉的技能,我都搁着不用了,如今我有一名律师、一名创业家、一名企业教练和一名销售专家作我的顾问,为我说明他们行业的运作方式,帮助我的事业升级。
你不妨考虑以下潜在的智囊团成员:
.跟你同行业的人。
.启发你的人。
.跟你不同行业的人。
.教会里的人。
.工作上的人。
.当地社区的人。
决定时间地点
决定聚会的时间,以及是当面碰面还是用视讯;如果选择碰面,那就要挑一个每星期都可以用的地点。 我知道有的同侪智囊团是在咖啡馆聚会,有的是借用会议室,也有在成员之一的家里。 聚在一起面对面聊的力量特别大,只不过安排时间地点可能有点麻烦。
用视频方式聚会也很好,因为不必把大伙集中到一处,身处世界各地都可以参加。 如果你们是线上聚会,我要大力推荐你们使用Zoom视频软件,这样你们聚会谈话时不但可以看到彼此的脸,而且可以把每次聚会录下来。
作者介绍
布莱恩・狄克森Brian Dixon
布莱恩相信你在这世上是有目的的。 他是Podcast主持人、特会讲员,以及职涯教练,非常热衷于协助高潜能领袖与团队在这个选择多到眼花撩乱的世界里出类拔萃。 他拥有圣地亚哥大学的博士学位。
译者 刘如菁
台湾新北市人,为基督教出版社翻译书籍逾20年(是恩典)。
为「格子外面文化」译有:《咦?不是你去刷马桶吗》、《因为爱,所以有了黑眼圈》、《祷告!神回应》、《火力全开》、《为爱做点傻事》、《说阿门之前》、《听上帝在说话》等。
详细资料
作者:布萊恩・狄克森 (Brian Dixon)
译者: 刘如菁
出版社: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01
页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