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ce | RM48.60 RM54.00 |
Product SKU | 9786269716562 |
Brand | 学园传道会 |
Reward Points | 54 |
Points Needed | 5400 |
Availability | 5 |
Shipping Fee |
Malaysia
Starting from RM6.00
|
Quantity |
|
内容简介
我们所处的时代,看似越来越进步,然而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疏离,“孤单” “无助” 已经成为普遍的形容词。多数人都意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成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以及家庭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纠结,却求助无门。有时累计小病到问题大的时候,又怯于看专业医生。其实,神赐给我们基本的治愈能力,也给我们同伴,可以同行。只要我们愿意尝试,治愈情绪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了解与转变的美好过程。不但如此,当个人体验了成长的喜悦之后,这些成长的故事将能够在许多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他人的祝福。
《朋友,我们来谈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回应了以上的状况,以圣经的角度出发,提供读者一些具体的工具和管道,让读者先掌握工具来帮助自己,然后应用这些工具去帮助自己所关心的人。让我们不再孤军作战,进而建立一个彼此扶持的文化。
本书帮助您了解个人问题的根源,以及个人成长的圣经基础。这些圣经根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样您就可以准备好体验上帝的医治。书中有实际的步骤和工具,引导您进入一些内在疗愈的初步个人体验。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陪伴人的技巧,当上帝开路时,您就预备好去应用个人的体验,并使用所学习的基本技巧去陪伴他人。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部:全人发展的圣经根据
第一章:辨识问题的根源
第二章:全人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全人发展的具体目标
第四章:采用SHALOM模式为促进全人发展的管道
第二部:全人发展的步骤——SHALOM模式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辨别问题根源的工具和步骤
第六章:督责(Rebuking)
第七章:使人归正(Correcting)
第八章:教导人学义(RighteousLiving)(一)
第九章:教导人学义(RighteousLiving)(二)
第三部:全人发展的果效——成为他人的祝福
第十章:成为陪伴者
第十一章:陪伴者需要知道的事
第十二章:陪伴过程需要知道的事
第十三章:陪伴过程的重要技巧——聆听
注释
作者简介
温仪彬,马来西亚沙巴人,育有两男一女,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系,随后在新加坡东亚神学院考取圣经科硕士。
1992年开始,在台湾师范大学负责大学生、成人训练督导及栽培的工作。回国后,投入于马来西亚大学及各大专院校进行辅导及培训工作,期间也在各个成人、夫妻小组里分享'亲子教育'等主题。1998年开始与丈夫一起从事婚前辅导、婚姻辅导及带领妈妈小组,开始了她在马来西亚全国各个教会主领婚姻的家庭讲座。2006年起,负责大使命杂志的亲子教育专栏,包括《亲子教育》、《屋檐下的天空》等。2010年开始在职青专栏写关于情绪调适的文章。2014年出版《妈妈,我们来谈谈》。2020年毕业于美国华信国际大学神学院教牧博士。作者与夫婿是认证的婚姻和家庭的导师(Certified Coach)。
目前的她更专注于个人生命进深的辅导工作,说明有需要的人处理生命中的伤害,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在2014年,我写了一本书《妈妈,我们来谈谈》,这本书是希望透过个人与辅导个案,所面对的种种挫折和挑战,激发读者去正视自己的内在生命;[4] 引导读者随著书中的感动和引导,写下个人的心得和成长记录,给自己一个实际的评估和成长的机会。目的是让读者,在检视个人内在生命的过程,从神那里找到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盼望。
以下是一些读者的响应:
读者一:A妈妈在看了书后,找我谈女儿忧郁症并自杀的问题。这个妈妈在处理女儿的问题时总是束手无策,只能完全依靠医生和药物。每个月医生与孩子约谈时,只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因此诊治的效果完全仰赖在家里长时间与患者在一起的照顾者;而她,这位长时间照顾患者的妈妈,很无助,觉得快要崩溃了。她说自己需要一个实际的引导,让她知道如何实际陪伴这个女儿成长。
读者二:一位少女从小到大,不知道为什么只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虽然自己喜欢明亮颜色的衣服,别人也常给她同样的建议,但是她就是不敢尝试。当她看了书之后,当天晚上就祷告问神,到底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神把她带回小时候被伤害的情景。那天晚上,她把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委屈,完全哭诉了出来,并且在神面前决定,原谅那个伤害她的人。这个女孩在诚心的祷告之后,内心所隐藏的捆绑就被神释放了。
读者三:B妈妈是忧郁症患者,在家觉得生命没有方向和意义。看了书以后,开始主动参加妈妈小组和查经班;后来,也接受挑战去主动关心人和学习传福音,并愿意接受门徒造就的装备。
我也辅导过一个自杀未逐的个案。当她来和我谈话的时候,我帮助她从绝望当中渐渐站起来,并且看到希望。在和她接触大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尝试帮助对方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帮助她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自己的问题。然而这一段互动的时间,让我有很大的感慨:虽然在和我见面的时候她得到了帮助,但是当她回到自己的生活环境时,她还是孤单自己一个人!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班,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做家务,一个人度假,几乎任何事都是一个人在进行,也难怪她常常处在企图自杀的边缘!
以上所提到的个案,让我看到两个很重要的事实。第一,上帝能够透过书本或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支援来帮助一个人。第二,社群、朋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我改变自己以往辅导的作风。我的辅导方向不再是以单向的方式进行,乃是鼓励当事人学习负起责任,善用身边的支援,例如书本、课程等等来装备自己。同时,也栽培一些人来做陪伴的服侍,用团队辅助的方式进行。因为我认为人需要一个群体的支持,特别是当他面对一个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时,更是如此。圣经上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传道书4:9-12) 《朋友,我们来谈谈》这本书的目的
就是回应了以上的需求,以圣经的角度出发,提供读者一些具体的工具和管道,让读者先掌握工具来帮助自己,然后应用这些工具去帮助自己所关心的人。让我们不再孤军作战,进而建立一个彼此扶持的文化。
[4] 温仪彬:《妈妈,我们来谈谈》(Puchong: August Publishing Sdn. Bhd, 2014),
页47-57.
详细资料
作者: 温仪彬
出版社: 中国学园传道会
出版日期:20230701
页数:193页
尺寸:14.8 x 21cm